%e6%b8%ac%e9%87%8f%e5%af%a6%e7%bf%92%e8%ac%9b%e7%be%a9_20120213

March 28, 2018 | Author: TimHuang | Category: Angle, Errors And Residuals, Geometry, Scientific Observation, Space


Comments



Description

測量實習 目錄單元 實習內容 實習儀器 實習週數 0 分組 - 1 1 距離測量 捲尺 1 2 水準儀觀測 水準儀 1 3 直接水準測量 水準儀 3 4 全測儀操作 全測儀 1 5 全測儀水平角觀測 全測儀 1 6 三角高程測量 全測儀 1 7 導線測量之選點 - 1 8 導線測量與計算 全測儀 5 注意事項 一、上課須知: 1. 上課一定要攜帶上課講義及工程計算機,助教將不定期檢查。記錄表 格不足時自行複製,以非正式表格填寫之數據一概不予承認通過。 2. 關於實驗數據,實習單元結束後,最後的數據表格使用原子筆記錄, 若經修改須能辨認原始記錄,助教會在表格中簽名,繳交報告時以 此表格為準,避免同學任意更改。 3. 除了單元三的直接水準測量、單元七及單元八的導線測量由同組共同 完成之外,其餘的單元每個人都要做一次,並非每一組做一次實習 步驟得到一組數據即可,而是每一組的每一個組員都要做一次實 習,以確實了解儀器架設及操作的整個流程。 4. 上課不可遲到或早退,遲到一次扣總分一分。遲到五分鐘以上記曠 課,曠課扣總分五分。曠課 3 次,學期成績以不及格計算。請假者 必須提出相關證明。 二、實習須知: 1. 本實習使用的是精密且貴重的儀器,同學在使用時務必小心謹慎,了 解正確的儀器操作使用方法,避免儀器受損,若有損壞,同學必須 負責賠償相關的費用。 2. 領取實習儀器以組為單位,依序進入儀器室領取該組儀器。 3. 領取實習儀器以及器具時必須清點清楚,在實習過程中妥善保管,實 習結束繳回器具時若有遺失,同學必須負責賠償。 ii 三、作業須知: 實習報告詳細規定如下: 1. 結報:每人一份,每份須裝訂整齊,全組一起繳交,結報內容不能直 接複製講義,要用自己的文字說明。 封面:實習名稱,繳交日期,組別,學號,班級,姓名。 內容:實習目的,使用儀器,實習方法,實習步驟,工作分配,實 習成果,數據整理(附上實習原始數據表格一份即可),問題討 論,實習感想(100 字以上)。 規格:使用 A4 紙張,手寫或打字,字體工整。 繳交時間:每個單元結束後一個星期為限,以第一個單元為例,報 告是在第二單元,即第二週實習時繳交,報告不接受遲 交。 2. 討論心得及實習感想請勿抄襲,第一次抄襲被發現皆退回重寫,第二 次以後當次報告皆以 0 分計算。 四、評分標準: 出席 30%:上課鐘響後五分鐘內未到即算缺席,五分鐘內到以遲到 論,遲到一次扣總成績一分,缺席一次扣總成績五分, 三次未到出席學期總成績以 0 分計算。 報告 40%:所有實習繳交之結報。 期末測驗 30 %:全測儀器操作。 iii 切結書 茲因測量實習課堂所需,本組組員借用 國立交通大學 土木系測量實習所需之儀器、器具,如非正常情形操作下之 毀損,即人為(有意、無意)破壞,亦或遺失,願負賠償責任, 負擔修理或重新購置之費用,特立切結以資證明。 系 級: 組 別: 立 書 人 組 長: 組 員: 中華民國 iv 年 月 . 每組由授課教師指派一位責任助教,責任助教。 責任助教:(1)支援責任組別的實習。 表 0-1 分組表 組別/責任助教 (由教師填寫) 姓名 學號 組長 組員 組員 組員 組員 組員 v . 每班分為九組,每組 5 至 6 人,推選一位組長。 組長工作:(1)收作業,以組為單位繳交給助教;(2)領儀器, 以組為單位向助教領儀器;(3)協調實習工作分配。 2.測量實習 單元 0 一、名稱:分組 二、目的: 1. 從 F 點往 B 點方向,重複上述步驟,定線再量一次,得「返」 之距離。 G.量距時,需將捲尺放置於 BC 二點線段的同一側。b. 甲持捲尺零端,使零端於 B 點後約 10 cm;乙在 C 點前,將 捲尺拉直,當零端和起點 B 重合時,甲以手勢告知乙,乙讀 數(讀至 mm),丙複誦,無誤後記錄讀數,得 BC 距離。) D. 甲同學於 B 點後方(間隔約三步距離),以目視定線法,用手 指揮(如圖 1-2)乙同學,使乙同學手中標竿和 B、F 標竿共線 ,分別訂出 C、D、E 三點,並插上測針標上點位置,使得 B、C、D、E、F 點成一直線(如圖 1-1)。 C. 測定步幅 3. 於平坦無障礙地選擇一段距離 BF 約 80 m,於 B 和 F 點 處各架設一副標杆、鐵架,標杆與地面垂直。 B. 將量得之各小段距離相加得「往」的距離。 F. 甲、乙同學二人持尺,且乙同學讀出量測數據,丙同學記錄 之。(a. 同法依次量取 CD、DE、EF 之距離。 E.測量實習 單元 1 一、名稱:距離測量 二、目的: 1. 練習定直線與量距及誤差分析 2. 捲尺量距: A. 求步幅測量之誤差 三、儀器:標杆 3、鐵架 2、測針 3、30m 捲尺 1、記錄板 1 四、實習週數:1 週 五、方法與步驟: 1. 若「往」 「返」距離相差在 10 cm 以內,則平均之得 BF 距離, 若相差 10 cm 以上則須重測。 1 . 步測量距: A. 再以一已知距離來回走一次平均後,得平均步伐數,將之乘 上個人平均步幅後,所得距離與已知距離比較,求其百分誤 差。一般約為 1~4 %。 約 80 m 圖 1-1 實習直線段示意圖 向右移 向左移 好 豎直 圖 1-2 定直線手勢 六、注意事項: 1. 量距時,拉尺力量力求平均;捲尺應平貼地面,勿扭轉、勿彎曲。 2. 移站測距時,應將捲尺抬起,勿在地面拖動。 3.2. 各組員以平常步伐於 BF 間來回走一次,若「往」 「返」距離 相差三步以內,則取其平均步伐數;最後將(捲尺距離)/(平均 步伐數),即可得個人『平均步幅』。 B. 收捲尺時,一人拿起捲尺的零端,一人捲尺並會合。 2 . 七、討論與心得: 1. 在地平線地上以布捲尺量距時,可能的誤差來源如下: A. 目視定線法定中間點 C、D、E 時不準確。 B. 量距時拉力控制不佳。 C. 量距時布捲尺兩端和端點未對準。 D. 讀數不準。 E. 捲尺扭轉、彎曲。 請分別就上述五項討論之。請問何者產生誤差最大? 2. 在不同長度(d)時定直線偏差(Δ)所造成測距誤差(圖 1-3)? 有何特性?請完成表 1-1 計算並討論,請填入測量誤差(s-d)。 圖 1-3 測距誤差示意圖 表 1-1 不同長度與定直線偏差關係表 d Δ 15 m 30 m 45 m 10 cm 20 cm 30 cm 40 cm 50 cm 八、參考資料 1.史惠順,平面測量學. 2. 施永富,測量學,修訂二版,三民書局印行. 3 60 m 75 m 九、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查簽 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考。 表 1-2 測尺測距記錄表(往) 測點 第 距離(往) (m) A B C D E F 小計 觀測時間: 觀測者: 使用儀器: 記錄者: 助教簽名: 4 頁/共 備註 頁 表 1-3 測尺測距記錄表(返) 測點 第 距離(返) (m) F E D C B A 小計 往返平均 觀測時間: 觀測者: 使用儀器: 記錄者: 助教簽名: 5 頁/共 頁 備註 表 1-4-1 組員一步測記錄表 組員一: 姓名 身高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往 返 平均 表 1-4-2 組員二步測記錄表 組員二: 姓名 身高 往 返 平均 表 1-4-3 組員三步測記錄表 組員三: 姓名 身高 往 返 平均 6 . 表 1-4-4 組員四步測記錄表 組員四: 姓名 身高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往 返 平均 表 1-4-5 組員五步測記錄表 組員五: 姓名 身高 往 返 平均 表 1-4-6 組員六步測記錄表 組員六: 姓名 身高 往 返 平均 7 . 5. 2. 氣泡居中後,將水準儀旋轉 180 度,檢查氣泡是否居中,否則繼續 定平。 8 . 先用腳架伸縮將氣泡粗略居中。 B. 等到氣泡往中心移動時,再調整第三個腳螺旋。 D.測量實習 單元 2 一、名稱:水準儀觀測 二、目的: 1. 4. 再將水準儀的視準軸平行任意兩個角螺旋,以一個順時鐘另一個逆時 鐘的方式等量旋轉腳螺旋。 C. 設置水準儀:自動水準儀,應使圓盒氣泡居中,因自動水準儀有 補正器的裝置,在直立軸傾斜正負 10’以內,補正器有自動導致視 線水平的效果,以提升觀測效率,故此時相當於直立軸垂直於水 準管軸且與重力線一致。 A. 架設三腳架:打開三腳架皮帶扣,鬆開腳架固定螺旋,將三腳架 拉高,使三腳等長,基座約略達眼高位置後旋緊腳架固定螺旋並 展開三腳架(以方便觀測之高度為原則)。 2. 練習設置水準儀 讀數練習 自動水平之觀察 練習三絲水準測量 求高程差 三、儀器:水準儀 1、腳架 1、水準尺 2、鐵墊 2、手持式圓盒水準器 2、 記錄板 1 四、實習週數:1 週 五、方法與步驟: 1. 3. 讀數時,應將上視、中視、下視三個數值予以記錄,如圖 2-2 所示,上視、中視、下視分別為上絲、中絲、下絲所對應於 水準尺所得之讀數,之後取平均作為計算高程的讀數。 D. 旋轉調焦螺旋,看清楚水準尺。 4. 旋轉目鏡環,使十字絲清晰。 3. 讀數練習: A. 手持式圓盒水準器附加於水準尺上,調整水準氣泡,使之與 重力線重合,方可進行讀數。 B. 旋轉微傾螺旋使管狀水準器氣泡符合(無微傾螺旋則免)。 6. 轉動水準儀,用瞄準器之稜線對準水準尺。 2. 中央橫絲在水準尺上讀數,估讀至公厘,例如 1. 水準尺與水準儀的距離可由式 2-1 推得,所算得之距離為估 計值,方便應用,如校正水準儀時所需距離條件,便可用此 法求得。 C = (A–B) × 100 其中 A:上視 B:下視 C:水準儀與水準尺之距離 9 (2-1) . 利用圓盒水準器近似放平水準儀,當縱絲對水準尺中央後, 即可讀數。詳細步驟如下,儀器裝置參考圖 2-1:: 1. 為求讀數正確,可藉由上視–中視=中視–下視,來檢核讀數 是否正確。 E.圖 2-1 水準儀示意圖 3. 微調水平螺旋使水準尺在望遠鏡之圓形視界中央。 5.192 公 尺。 C. 自動水平之觀察:如圖 2-3 所示,A、B、C 分別代表腳螺旋, DE 為水準儀觀測方向,F 為水準尺。首先微調腳螺旋 A,使圓盒內 的氣泡未居正中央,但仍在氣泡圓盒標記的圓形內,觀測此時的 讀數是否與未調整 A 時的讀數相同。 圖 2-3 自動水準儀垂直剖面圖 5. 求取高程差:如圖 2-4 所示,AC 及 CB 距離約為 30m,置水準儀 於 C 點,於 A 設置水準尺,其讀數為 b,即後視。再於等距離處 B 點亦垂直放置一水準尺,同方法觀測,其讀數為 f,即前視。則 根據式 2-2 與式 2-3 則可分別得到 h 以及 hB 。若 h 為正,表示 B 點比 A 點高,若為負,則 B 點較低。 10 .圖 2-2 三絲水準測量示意圖  4. 記錄者注意事項: A. 協助觀測者,尤應注意水準氣泡是否居中。 B. 觀測者不可以倚靠腳架。 F. 腳架必須架穩,如置於泥土地時,將三腳架腿插入土中。 E. 讀數前應對水準尺之刻畫情況先予以瞭解,以免誤讀。 H. 平均高程差:各組每一位同學都要進行一測回的高程差觀測,假 設該組有 6 位同學,得到 6 個高程差後。比較這 6 個數據,最大 與最小者相差必須在 5mm 之內,超出者必須重新施測直到符合為 止。 六、注意事項: 1. 在觀測時,觀測者應先消除視差,聚焦十字絲,之後再聚焦 目標物,即所照準的水準尺,才能開始讀數。 I. 需複誦觀察者所讀的讀數,以免發生錯誤。 11 . 將水準儀從箱中取出時,應注意水準儀及其附件的放置位 置,以便使用後可將儀器及附件放回原位。 B.圖 2-4 水準觀測示意圖 h = b – f (2-2) 其中 b:後視 f:前視 h B = h A + h (2-3) 其中 h A :A 點高程 hB :B 點高程 6. 讀數前必先察看水準氣泡是否居中。 G. 腳架頂應近似水平,勿過份傾斜,否則腳螺旋易受損傷。 D. 將儀器自箱中取出,正確的方法為一手托住底座,一手輔助。 C. 觀測者注意事項: A. 儀器旁應有人照顧,以免人、車將儀器撞倒,導致儀器損傷。 2. 若水準尺上無水準氣泡,持尺者應站立將水準尺置於身體前 方,水準尺底部置於兩腳中央,稍稍將雙手鬆開於水準尺, 當水準尺不太明顯的偏往某方向傾斜時,此時水準尺便是處 於與重力線重合的狀態。 C. 持尺者注意事項: A. 水準尺上如有水準氣泡,調整水準氣泡,使之與重力線重合。 B.楊顯祥,測量實習,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95頁. 2. 手指勿遮住刻畫,也不遮擋照射刻畫的光線。 圖 2-5 左為尚未放置於鐵墊突點上;右為放置於鐵墊突點上 七、討論與心得: 1. 九、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查 簽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考。 12 . 2.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測量實習講義. 4. 前後視保持等距的目的為何? 如何確定自動水準儀之補正器是否正常? 為何水準尺需要放置在鐵墊上? 假設上視、中視、下視讀數誤差均為 1 mm,我們將它加總之後取 平均,根據誤差傳播定律高程誤差降低為多少? 八、參考資料 1. 水準尺應置於穩固鐵墊之突點或固定物上,如圖 2-5。 D. 3.3. 三絲水準測量紀錄表 測 站 測 點 讀數 視距 後視 前視 高程差 高程 備註 (觀測者)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觀測時間: 使用儀器: 助教簽名: 13 . 測量實習 單元 3 一、名稱:直接水準測量 二、目的:求未知點之高程 三、儀器:水準儀 1、腳架 1、水準尺 2、鐵墊 2、手持式圓盒水準器 2、 記錄板 1 四、實習週數:3 週 五、觀念: 1. 如圖 3-2,在 A 點上放置水準尺(不可用鐵墊),距離 A 點約 30 到 50 m 適當處 S1 設置水準儀,往 B 點方向擇一適當處 P1 放置水準 尺(下置鐵墊),水準儀與 A 點和 P1 點兩點之距離相等(可利用步幅 測量),且通視良好。 3.566m-0. 路線如圖 3-2,A 點為已知點,依閉合水準測量求 B 點、C 點的 高程,測量過程至少需要 4 人,一人操作水準儀,兩人持水準尺, 一人記錄。 2.936m+2.366m, A 與 B 的高程差=hAB=後視前視=2.200m, B 點高程=A 點高程+hAB =249.200m=252.366m=2.136m。 圖 3-1 直接水準測量 六、方法與步驟: 1.566m,前視 未知點 B 的標尺,讀尺 0. 依三絲水準測量先觀測 A 點水準尺的後視,再看 P1 點水準尺的前 視,後視減前視得兩點之間的高程差 h1 。 14 . 直接水準測量又稱逐差水準測量,如圖 3-1,假設水準儀的高程為 HI;後視已知(或假設高程)點 A 的直立標尺,讀尺 2. 按步驟 3~5 的方法繼續測回到 A 點(水準尺直接置於 A 點,不可 使用鐵墊。) 可得 h3 , h4 ,…, hn 。 7. 水準儀向 B 點方向前進至 S2 點,A 點水準尺移至 P2 點(下置鐵墊), P1 點處的水準尺轉向面對水準儀,參考圖 3-3 換站方式,依步驟 3 觀測可得 h2 。 5. 本實習屬閉合水準測量,所以 h 應為零;但實際上因觀測量含誤 差所以 h 不為零, h =W,W 為閉合差。 9. 檢核公式 W  20mm K K 為全部測線的總和,以 km 為單位,若符合,則合於標準;反 之不合,則應重測。 11. 設水準儀與水準尺的間距為 S,單位 m。又水準儀整置後視線為 水平。 S=100 × (上視讀數–下視讀數) (3-2) (3-3) 10. 記錄者應立即計算 h 。 h =Σ(後視–前視) = h1 + h2 +...+ hn (3-1) 8. 當水準儀往 S3 前進時,P1 處持水準尺者才可向 P3 移動。 註:圖 3-2 中,下標 n 是測站數,因為在途中有 B、C 兩點代替了 轉點且最後 A 點也代替了轉點,所以水準尺站數最後為 n-3,此圖 之下標表示僅在此情況下適用。 6. 平差:閉合差大小與測線距離長短有關。 設水準閉合測線全長為 k,單位 m。 Li 為第 i-1 至第 i 點的距離, 單位 m。 ei 為改正數,則改正公式 ei  WLi / k (3-4) 12.4. hB  hAB  eB  hA (3-5) hC  hAC  eC  hA (3-6) 其中, eB 為起點 A 到 B 點間的改正數, eB  WLB / k 。 eC 為起點 A 到 C 點間的改正數, eC  WLC / k 。 15 . 圖 3-2 閉合水準路線示意圖 圖 3.3 換站方式 圖 3-4 閉合差改正示意圖 16 . 926 圖 3-5 水準點分佈圖 17 .729 004 98.749 013 82.六、水準點點位圖及高程值: 1、 本實習將以逐差水準測量指定之三個水準點間之往返測。 各組控制點資料: 第一組(起始點 001) 第二組(起始點 003) 第三組(起始點 004) 第四組(起始點 017) 第五組(起始點 015) 第六組(起始點 013) 第七組(起始點 020) 第八組(起始點 019) 第九組(起始點 018) 控制點高程(m) 001 101.202 021 78.239 015 84.142 020 76.198 017 81.891 022 81.500 002 101.294 003 96.698 019 78.323 018 80. 已知點與待測點不放置鐵墊,轉點均應放置鐵墊。 5. 3.七、注意事項: 1. 手持式圓盒水準器附加於水準尺上,調整水準氣泡,使之與重力 線重合,方可進行讀數。 2. 4. 若遇到斜坡應縮短距離,且視線不可太接近地面。架腳架時須將 一架在上坡處,二架在下坡處,以避免腳架滑動。 6. 水準儀測量誤差的來源有哪些?應如何使誤差減小? 測線長如何得知?誤差與測線長之關係? 為何避免在中午觀測? 試述何以要求水準儀到後視與前視水準尺之距離相等的理由。 九、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查 簽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考。 18 . 水準儀和水準尺都應該置於穩固處,避免架於鬆軟地面。 3. 水準儀至前後視的距離相等,且應小於 50 m,否則讀數不易,大 氣折光易使誤差增大。此外,非必要情況下視距也不宜過短(5 m), 以減少觀測次數,增加作業效率及精度。 4. 2. 若要重新觀測時,避免在中午進行。 八、討論與心得: 1. 表 3-1 水準測量記錄表 測 測 站 點 讀數 第 視距 後視 前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上視 中視 下視 觀測時間: 觀測者: 持尺者: 使用儀器: 記錄者: 助教簽名: 19 頁/共 高程差 頁 高程 . 表 3-2 水準測量計算表 第 頁/共 高程差 距離 L 改正數 e 高程 (m) (m) (m) (m) 測點 W= 觀測時間: 觀測者: 持尺者: K= 使用儀器: 記錄者: 助教簽名: 20 頁 . 移動三腳架,使三腳與點位之距離大約相等且大約定心。 c. 正倒鏡讀數練習 三、儀器:稜鏡 2、三腳架 1、全測儀 1( Leica TC307、SOKIA 及 Leica TC407 )、捲尺 1、記錄板 1 四、實習週數:1 週 五、方法與步驟: 1.測量實習 單元 4 一、名稱:全測儀操作 二、目的: 1. 全測儀讀數~水平角、縱角、測距練習 3. 鬆開腳架固定螺旋,將三腳架拉高,使三腳等長,基座 約略低於眼高後旋緊腳架固定螺旋並展開三腳架(以方 便觀測之高度為原則)。 b. 視準軸【SS】與水平軸【HH】正 交。 D. 小心將全測儀放置於三腳架基座上,旋緊三腳架平座底 部螺旋,且調整腳螺旋至中間位置,不可突出或偏於任 一側。 21 . 直立軸【VV】、水平軸【HH】、 視準軸【SS】三軸交於一點。 圖 4-1 全測儀幾何特性 (註:水平軸亦稱橫軸,水準管軸亦稱水準軸) 2. 直立軸【VV】與重力線保持平行。 B. 水平軸【HH】平行水準管軸【LL】 。 E. 學習全測儀整置 2. 大約定心: a. 全測儀各軸應有之幾何特性(圖 4-1 全 測儀幾何): A. 全測儀整置步驟: A. 直立軸【VV】與水平軸【HH】正 交,且垂直於水準管軸【LL】。 C. 全測儀讀數練習:(操作方式見附錄 1. 輸入儀器與稜鏡高。 (儀器高利用捲尺量測;稜鏡高輸入腳架上之讀數) c. 倒鏡:觀測目標點,望遠鏡位於垂直度盤之左者 (一般讀數面板背向自己方式讀數為倒鏡)。 22 .3) A. 對準目標。 d. 正鏡:觀測目標點,望遠鏡位於垂直度盤之右者 (一般讀數面板面向自己方式讀數為正鏡)。 b. 正倒鏡讀數練習 a. 微鬆基座底部螺旋。 b. 架設測站與稜鏡。 b. 裝置電池。 D. 定心: 調整腳螺旋至精準定心(定心樁中心須與定心十字絲中心重 合)。 F. 大約定平: 調整三腳架展開角度,使三腳架平座大約定平,且儘可能 保持大約定心。 C. 開機。 E. 執行確認鍵。 e. 讀數練習~水平角、縱角、測距練習 a. 讀數記錄(表 4-1 記錄表,紀錄方法見附錄 4)。 B. 平移全測儀達精準定心後旋緊基座底部螺旋。 (心訣:大約定心、大約定平、定心、定平) 3. 定心: a.2. 定平: 調整腳架之腳長(須有螺旋調整步驟),使圓盒氣泡進入圓盒 小圈內(此時定心十字絲中心會微移)。 G. 精密定平: 調整腳螺旋使盤面水準管(類比式或電子式)達精密定平。 H.B. EDM)利用 電磁波(或光波)在大氣中呈直線進行,其傳播速率一定之特性求 得兩點之距離,屬於雙程測距。(圖 4-2 EDM 測距原理) 圖 4-2 EDM 測距原理 1V T 2n (4-1) D  S  cos  (4-2) S V:EDM 之電磁波在真空中標準傳播速度。 n:大氣折射率,由觀測時氣象因素計算而得。 T:電磁波傳播時間(nanosecond. 架設儀器時,確認每一螺旋的上緊程度(勿太緊或太鬆)。 2. 觀測者讀數時,記錄者應複誦,無誤後才可記錄。 6. 借用儀器時,確認物品的完備性,如發生缺損情況時,即時告知 助教;回收儀器時,記得將電池取出。 4. 操作過程中,若有任何問題,請問助教。 5. 將儀器置入儀器箱時,先將腳螺旋置中,再將儀器置入,請勿暴 力硬塞,放置完畢後,關上儀器箱並鎖上。 23 .4. 10-9 s)。 S:斜距。 D:水平距。 α:縱角。 六、注意事項: 儀器使用注意事項: 1. ns . 儀器架設完後,儀器旁須隨時有人看管。 3. 電子測距原理: 電子距離測量(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ement. 全測儀是否也以當成水準儀來使用?請說明理由。 3. 全測站短距離測距之誤差有哪些來源? 4. 當量測單一目標正倒鏡之水平角讀數差並非 180°時,請探討其誤 差所在為何? 八、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查 簽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考。 24 . 為何全測儀架設過程中需要有定心動作,而水準儀則無? 2.七、討論與心得: 1. 表 4-1 全測儀觀測記錄表 觀測 目標 人員 1 A 第 1 頁/共 2 頁 天頂距(° 斜距 S(m) 水平讀數(° '")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 B 2 A B 3 A B 組別: 使用儀器: 觀測時間: 助教簽名: 25 水平角 θ (° '") 水平距 D (m) . 表 4-2 全測儀觀測記錄表 觀測 目標 人員 4 A 第 2 頁/共 2 頁 天頂距(° 斜距 S (m) 水平讀數(° '")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正 正 倒 倒 '") B 5 A B 6 A B 組別: 使用儀器: 觀測時間: 助教簽名: 26 水平角 θ (° '") 水平距 D (m) . 組合鍵(按 SHFIT 鍵後,螢幕右下角會出現 ↑ ,再按下列 左邊的鍵可執行右邊的按鍵功能,例如: SHIFT+DIST=EDM) DIST EDM 光波設定(含模式及各修正值) USER FNC 進入延伸功能(含懸高測量) PROG MENU 主功能表儀自各部設定 △ Pg Up 翻頁回到前一頁 ▽ Pg Dn 翻頁回到後一頁 CE ESC 回到上一層功能畫面 INS 插入模式 D.九、附錄: 1. 功能鍵 ALL 同時測量並記錄資料鍵 DIST 測量距離鍵 USER 使用者自定功能鍵,可設定為記錄或測距模式切換鍵 PROG 應用程式呼叫鍵 B. Leica TC307 A. 螢幕顯示功能 確認 SET 儲存設定 OK END 結束現在執行功能 EXIT 離開現在執行功能 PREV 查看先前設定顯示 NEXT 繼續往下執行下一功能 27 . 固定鍵 確認及執行鍵 SHIFT 功能鍵功能切換及數字英文字母輸入切換鍵 C. 外觀 由水平微動旋鈕、垂直微動旋鈕照準目標。 功能按鍵 定平 28 . 定平完成選擇確認紅色按鈕(OK)退出定平模式。 定心 在定平模式中光學對點器即開始運作。 儀器高設定 PG Dn 右 按鍵選擇 SETUP,左右鍵選擇輸入位數,上下鍵選擇數字大小。 hr 為稜鏡標竿高度。 29 . 稜鏡常數設定 SHIFT +DIST 進入 EDM 設定,Prism constant (單位 ppm) 測距模式 按下 ALL 進行量測,或以儀器右方測距快速鍵;DIST 為使用 EDM 功能測 距。 角度量測 水平角歸零:Pg Dn 左鍵,選擇 HZ0 並按下確認 量測數據顯示 水平角 天頂距 水平距 SHIFT Dn 水平角 天頂距 斜距 垂直高差 切換 30 . 2. 固定鍵 PAGE 此功能有許多頁時,切換到下一頁 MENU 初始選單 USER 使用者自定功能鍵,可設定為記錄或測距模式切換鍵 FNC 進入延伸功能 ESC 回到上一層功能畫面 確認及執行鍵 C. Leica TC407 A. 功能鍵 ALL 同時測量並記錄資料鍵 DIST 測量距離鍵 REC 記錄量測數值 ENTER 刪除舊的數值並輸入新的數值 ENH 開啟輸入坐標值模式 EDM EDM 的參數設定 PREV 回到上一個設定 NEXT 繼續下一個設定 確認 OK B. 函數鍵 F1 Programs F2 Settings F3 EDM Setting F4 File management 31 . 外觀 功能按鍵 定平 (1)FNC(Function) 在 1 頁選擇 F1(Level/Plummet) Or (2)USER 32 . 定心 在定平模式中光學對點器即開始運作。 儀器高設定 按下 F4 切換功能頁選擇(F1)STATION 設定儀器高 稜鏡常數設定 按下 F4 切換功能頁選擇 F3(EDM)輸入稜鏡常數 測距模式 選擇 F3(ALL)進行量測,或以儀器右方測距快速鍵;若換頁選擇 F1(DIST) 為使用 EDM 功能測距。hr 為稜鏡高度。 量測數據顯示 高差、垂距 水平距 33 斜距 . 2 功能按鍵 定平 按 FUNC 換功能頁到 P2 選擇 F2(傾斜)電子水準氣泡就會出現。 定心 由儀器邊側求心鏡觀看目前目標圈內位置為心。 34 .角度量測 水平角歸零 按 F4 換頁選擇 F2(SetHz)將目前位置測得角度設為零度。 3.SOKIA 3.1 外觀 3. 儀器高設定 在功能頁第一頁選擇儀器高輸入數值。 稜鏡常數設定 按 FUNC 切換功能頁,選 F4(改正)輸入稜鏡常數。 測距模式 選擇 F1(測距)進行量測。 角度量測 水平角歸零 選擇 F3(歸零)並且按確認使目前角度 HAR 為零度零分零秒。 35 . 量測數據顯示 量測過後選擇 F2(切換)切換顯示之量測數據項目。 H 水平距/S 斜距 ZA 天頂距 /H 水平距 HAR 水平角/V 垂直高差 4.表 4-3 記錄表示意圖 表 4-3 記錄表 觀測 人員 1 目 標 A B 斜距 S(m) SD 天頂距 V(° '") 正 倒 V 平均 水平讀數(° '") 正 倒 正 正 倒 倒 HZ 平均 A 平均 B 水平角 θ (° '") HD 平均 A -平均 B ※表格中 SD、V、HZ、HD 為全測儀顯示螢幕上對照之名稱。 36 水平距 D . 37 .Total Station Manual For Use With The Leica TC407 Total Station CEE121 Introduction to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easurements. User Manual TC(R)303/305/307. K.※hi:儀器高;hr:稜鏡高 十、參考資料 1. Bennett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測量實習講義. 3. 2.English.Version 3. C.5. 測量實習 單元 5 一、名稱:全測儀水平角觀測 二、目的:利用全測儀觀測水平角度 三、儀器:全測儀 1、稜鏡 2、(鐵鎚 1)、鐵釘 3、記錄板 1 四、實習週數:1 週 五、方法與步驟: 1. 測角基本原理(圖 5-1): AOB 平面表水平面,∠AOB 表水平角,O 表測站,OZ 為垂線, C、D 點表二照準點。 O 點與 C、D 間之水平角亦即投影至水平面之角度,∠AOB 垂 直角:表測線與水平面之夾角,∠COA 為 C 點之垂直角,∠DOB 為 D 點之垂直角。 (註:水平角為水平面上之角度,垂直角為垂直面上之角度。 以全測儀之儀器中心代表 O 點,水平面 AOB 由水平度盤表示,水平角可由全 測儀視準軸在水平度盤投影得到。垂直度盤代表垂直面,視準軸水平時,可 視為水平線;測站 O 觀測照準點(C 或 D),與水平線在垂直面所夾之角度為垂 直角。) 圖 5-1 角度示意圖 38 . A. 週邊設備誤差 vii.儀器誤差 i. 視準軸不垂直於水平軸 iv. C.單角法(圖 5-2): A 正鏡 θ1 = VB ﹣VA 倒鏡 θ2 = VB‘﹣VA‘ 正倒鏡取平均正鏡 θ = (θ1+θ2)/2 => ∠AOB B (註:正倒鏡觀測之目的與原理:請思考) O 圖 5-2 單角法示意圖 39 . 全測儀誤差來源: A. 溫度效應 3. 偏心差 viii. 水平測角法: A. 水平軸不垂直於直立軸 iii. 折光差 4. 儀器沉陷 C.人為誤差 甲、 定點誤差 乙、 氣泡居中誤差 丙、 微動螺旋不適當使用 丁、 聚焦不當 戊、 標桿擺設失當 3.自然誤差 1. 風力 2. 垂直度盤指標差 v. 正鏡:觀測時望遠鏡位於垂直度盤之右者。 倒鏡:觀測時望遠鏡位於垂直度盤之左者。 測回:觀測時各方向正倒鏡各測一次稱之。 天頂距:儀器縱軸之天頂方向至觀測目標點之弧長或夾角 稱之。 2. 十字絲偏斜誤差 B. B. 度盤刻畫誤差 vi. D. 氣泡校正不完整 ii. 實習步驟:方向組法觀測 A. 60°. 再將儀器整置於 C 點,重覆 B~F 步驟,得 γ 角。 (註:依三角形內角和 α+β+γ 之和為 180°,若不符則經由閉合差 (ω=α+β+γ-180°),則將各角加上改正量(  單一角之改正: A    ( 40  3  3 )即可。 ).方向組法(圖 5-3): 360 = 每次變換度盤讀數 mn m:水平度盤測微器(游標數),一般為 2 n:方向組數 360  60 →0°. 於 A 點整置全測儀,正鏡後視照準 C 點並將全測儀之讀數 歸零,接著水平旋轉望遠鏡並正鏡前視照準 B 點,分別讀 數。 C. θ1=B 點正倒鏡平均值-C 點正 倒鏡平均值。 變換度盤,重覆 B、C 二步驟, 做第二測回,其度盤照準 C 點時,度盤讀數為 90°,經過 計算及改正後,得到 θ2。 則 α 角度值為 (1   2 ) 。 2 圖 5-4 測角示意圖 G. 再將儀器整置於 B 點,重覆 B~F 步驟,得 β 角。 H. 倒鏡照準 B 點,水平旋轉返回 C 目標,分別讀數。 (註:倒鏡複照 B 點時,讀數應與正鏡讀數(B 點)相差約 180°,若不符需重新 觀測。) D.B. E. 120° 23 (註:方向組法主要目的與原理:請思考) 圖 5-3 方向組法示意圖 4. F. C    (  3 )) . 選擇任意三點(圖 5-4),點與點相距約 50 m,標示記號(鐵 釘、木樁)。 B. B    (  3 ). 觀測者讀數時,記錄者應複誦,無誤後才可記錄。(可以利用全 測儀之自動記錄功能,但因本實習的時間有限,無法讓同學實 際操作,有興趣之同學可告知助教,另行安排時間進行實習操 作)。 七、討論與心得: 1.楊顯祥,測量實習,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95頁. 5”讀數全測儀兩測回差不得超過 15”。 2.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測量實習講義. 2. 在此實習過程中,利用了三角形內角和為 180o 來檢驗其成果的 好壞。並利用內角和的關係,來修正其觀測量,除了利用實習 中的方式,將各角加上(   3 )之改正量外,是否有其他的方式? 請提出您的看法。 (例如本實習中,利用了方向組法,單一角度 有多個觀測量而得到平均值,其角度之數值散佈與修正量是否 可建立關聯?) 八、參考資料 1.5(15 3 ) ”(99%信賴 區間)。 3. 九、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查 簽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考。 41 . 在步驟 D 中,做法為正倒鏡取平均。若吾人只採取正鏡或倒鏡, 是否有其風險(誤差)?若有,請思考其風險的種類及來源。 2. 三角形內角和等於 180°,內角閉合差   2.六、注意事項: 1. 表 5-1 水平角方向組法觀測記錄表 第 1 頁/共 2 頁 正倒鏡平均 讀數 測站 測回 視站 正鏡 ∘ 觀測時間: 記錄者: ' 角值 角平均值 備註 倒鏡 " ∘ ' " ∘ 使用儀器: 持鏡者: ' " ∘ ' 觀測者: 助教簽名: 42 " ∘ ' " . 表 5-2 水平角方向組法觀測記錄表 第 2 頁/共 2 頁 正倒鏡平均 讀數 測站 測回 視站 正鏡 ∘ 觀測時間: 記錄者: ' 角值 角平均值 備註 倒鏡 " ∘ ' " ∘ 使用儀器: 持鏡者: ' " ∘ ' 觀測者: 助教簽名: 43 " ∘ ' " . 方法與步驟︰ 將全測儀架設於某一已知高程之測點上,並將稜鏡架設於目標物 頂端(或底部) ,量測目標物與測點間之水平距離(或傾斜距離), 再量測目標物頂端與測點間之垂直角,即可利用三角函數計算出 目標物頂端之高程。但於實務應用時,考量目標物可能在難以到 達或是架設稜鏡有困難之處,故本實習以交會的方式求得目標物 頂點之高程,步驟如下所示。 1.實習週數:1 週。 五.儀器︰全測儀 1、稜鏡 1、記錄板 1、捲尺 1。 四.量測全測儀之儀器高 iB,觀測及記錄對 C 點之天頂距 Z2 及水平 讀數。 8.觀測全測儀與反射稜鏡之水平距離 DAB 及高程差 dH ,觀測對反 射稜鏡之天頂距 θB 及水平讀數,記錄之。 9.以倒鏡觀測重覆步驟 3、4(不需重新量測儀器高及水平距離) 。 6.量測全測儀之儀器高 iA,觀測及記錄對 C 點之天頂距 Z1 及水平 讀數。 4.測量實習 單元 6 一.目的︰測量垂直角及水平距離以計算目標物高程。 三.名稱:三角高程測量。 二.如圖 6-1 所示,目標物位於 C 點,選擇適當之 A、B 兩點,且兩 點相距應在 50 公尺以上。 2.在 A 點架設全測儀,在 B 點架設反射稜鏡。 3.觀測全測儀與反射稜鏡之水平距離 DAB、及高程差 dH ,觀測對 反射稜鏡之天頂距 θA 及水平讀數,記錄之。 5.以倒鏡觀測重覆步驟 7、8(不需重新量測儀器高及水平距離) 。 44 .在 B 點架設全測儀,在 A 點架設反射稜鏡。 7. 天頂距計算: 天頂距=   Ι     ΙΙ ,其中 Ι 為正鏡讀數 ΙΙ 為倒鏡讀數。 2 註 2. 計算測站高程 HA、HB。 假設 A 點高程 HA=0, H B  H A  dH (6-1) 以 6-2 式檢查所輸入的儀器高及稜鏡高是否有誤 H B  D AB  tan( 90   A ) +儀器高-稜鏡高 45 (6-2) .圖 6-1 目標物及測站示意圖 註 1.樓高(塔高)計算: A. 利用正弦定律計算水平距 D AC 、 DBC 。   180       D D D AB  AC  BC sin  sin  sin   D AC  D AB  sin  sin  (6-3)  DBC  D AB  sin  sin  (6-4) C.B.目標物高程: H C1  H A  iA  DAC  tan 1 H C 2  H B  i B  D BC  tan  H C  H C 1  H C 2 / 2 圖 6-2 目標物高程及測站高程示意圖 46 (6-6) .垂直角計算: α1  90-Z 1 α 2  90-Z 2 (6-5) D. 實驗地點: 工二草皮 七. ABC 之形狀對於樓高而言,其定位誤差有何影響?(例如角 C 接近 0 度、角 C 接近 180 度、等腰三角形) 八、參考資料 1.討論與心得︰ 1.討論此三角高程測量程序,觀測各角度及距離時,哪些觀測量 是多餘觀測量?如何利用多餘觀測檢核成果? 3. 九.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測量實習講義.由圖 6-2 可知,由此方法所得到的樓高,是為基準面起算的樓頂 高程,若要以地表或測點 A 為基準計算高程,應如何分別求得? 2.由全測儀所測得之縱角讀數,為天頂距。 3.角度正倒鏡值相差大於 15 秒時,建議重新觀測。 4.測距時應往返各測一次,取平均值為測距結果。 2.若最後計算出之 HC1 與 HC2 相差大於 10cm 則需重測。 八.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 查簽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 考。 47 .六. 2.楊顯祥,測量實習,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95頁.注意事項︰ 1. 表 6-1 三角高程紀錄表 人員 測站 1 測站高 稜鏡高 dH 第 DAB 天頂距 Z (C 點) 水平讀數(反射稜鏡) 天頂距θ(反射稜鏡) 水平讀數(C 點) 正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正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正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正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正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正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A B 2 A B 3 A B 48 頁/共 頁 . 表 6-2 未知點高程計算表 人員 1 2 3 4 5 6 測 站 DAB 平均 HB(dH 平均) 水平角 水平距 縱角 A α DAC α1 HC1 B β DBC α2 HC2 A α DAC α1 HC1 B β DBC α2 HC2 A α DAC α1 HC1 B β DBC α2 HC2 A α DAC α1 HC1 B β DBC α2 HC2 A α DAC α1 HC1 B β DBC α2 HC2 A α DAC α1 HC1 B β DBC α2 HC2 49 第 頁/共 頁 HC1 及 HC2 HC . 選點原則及方法: (1) 根據所分配之區域,進行全面性踏勘,並充分了解其大小、形狀等情況, 擬定閉合導線大略形狀及行經路線。 (2) 導線點宜選擇於視野廣闊處。且兩兩相鄰導線點間應能相互通視。 (3) 須選擇 6~10 個導線點,且導線邊長應近於相等為原則且在 30~50 公尺之間。 (4) 盡量利用不易變動毀損之地物及便利設置儀器之地點,一般均將導線點定 於路邊、道路轉彎處。導線之路線若沿道路進行,應避免選擇道路中央車 輛來往頻繁、交會錯車或危害安全之處。 2. 點之記繪製 (1) 選擇之導線點位均應繪成草圖,並在點位旁標明點號。其包含周圍主要建 築物及明顯地物,明確記錄其形狀,並取其與三個固定點量測距離註記於 點為略圖上(如圖二)。 (2) 若有相機,可拍 2~3 張包含點位及明顯地物之照片。 50 . 設置標誌之方法: (1) 決定導線點位置後,應以立可白做明顯標誌來標示其位置。 (2)以立可白標記♁(不要將中心點畫大) ,並在旁註記點號,點號編碼方式為 開頭 E 配合三碼數字(如圖一),第 1 碼為組別,2、3 碼為點順序。以已 知控制點為原點,順時針方式編號。 (3) 所選之所有導線點皆須繪製點之記。 E305 [圖一]第三組之第五個導線點 3.測量實習 單元 7 一、名稱:導線測量-選點 二、目的:選取適宜之導線點及設置標誌,並練習繪製點之記。 三、儀器:皮捲尺、記錄板(自行準備鉛筆、直尺、立可白,可攜帶相 機)。 四、實習週數:1 週 五、方法與步驟: 1. 六、問題討論: 1. 導線選點時,在一般工程作業和現行法規中對導線的邊長和導線點的數 量皆會特別要求和規定,請解釋其原因為何? 七、報告內容: 全組一份報告,含有標題、組別、組員、目的、儀器、地點、日期,及各點 點之記,若有相片更佳。 [圖二]點之記範例,請比照繪製。 51 . =============================== 附錄 ================================ 導線分組路線圖 1~3 組: 使用工程二館以及工程二館前草皮 4~6 組: 使用浩然圖書館及圖書館前空地 7~9 組: 使用管理學院以及旁邊停車場 52 . 表 7-1 導線點位指示圖 點位編號 位置詳圖 說明 (可輔助照片) 點位編號 位置詳圖 說明 (可輔助照片) 53 . 測量實習 單元 8 一、名稱:導線測量與計算 二、目的:熟悉導線施測與計算之方法 三、儀器:全測儀 1、稜鏡 2、記錄板 1、(鐵鎚 1、釘子若干) 四、實習週數:5 週 五、方法與步驟:  外業 1. 縱橫距及閉合差之計算 位置閉合差( (橫距閉合差) 2  (縱距閉合差) 2 )。 4. 方位角推算 應已知或假設至少一個導線邊之方位。可假設其中一邊為北 方,據此計算其他邊之方位。 3. 閉合角誤差不得超過 2. 量距: 使用全測儀測得距離,同一距離量測(6 次)之平均值中誤差除上邊 長小於 1/10.5×15” n (99%信賴區間)(n:導線點 數) ,超過則檢核記錄是否有誤。若誤差超過標準且記錄無誤則 應重測。 B. 測折角: 以單角法施做,每一折角測 2 測回,誤差小於 15”。  內業 1.000。 5.000。 3. 選點: A. 折角閉合改正 A. 閉合比數之計算 閉合比數=位置閉合差/導線全長。不得超過 1/10. 導線邊長宜均勻(邊長太短測角誤差會放大,影響精度)。 2. 角誤差以等權分配至各折角。 2. 縱橫距改正 改正量依距離與導線全長作正比修正。 54 . 相鄰導線點應互相通視且適合於所使用之測量儀器。 B. 九、表格:如附表。 填表請依照規定之格式並使用原子筆填寫,並於下課前給助教檢查 簽名,方予以承認。繳交報告同時附上此表格,作為原始數據之參考。 (助教將會提供導線測量計算之程式,試比較手算與執行程式後的結 果,並將心得寫在討論與心得裡) 55 .平面測量學. 2. 導線測量必須全體工作人員調配恰當,分工合作,任何一人疏忽 均會造成錯誤。 3. 2. 縱橫坐標計算 將起點坐標分別加上兩點間之橫距與縱距,以此類推,持續計算 至最後一點。 六、注意事項: 1.6. 若導線點間不通視,須加測補點。 七、討論與心得: 1.史惠順. 每個人至少測一個測站。 2. 導線測量有分為閉合導線、附合導線、開放導線等種類,請簡單畫出三種導 線示意圖,並解釋為何應該避免使用開放導線進行測量。 以下兩張圖皆為閉合導線,AA′線段為閉合差所在,現在已知左圖導線在測 量過程中僅有一個測距錯誤,而右圖導線在測量過程中僅有一個測角錯誤, 請在圖上標記發生量測錯誤的地方,將正確的導線閉合示意圖畫上並輔以簡 單文字說明。 E E A' A' D A A D B B C C 圖 a、測距錯誤 圖 b、測角錯誤 八、參考資料 1.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測量實習講義.. 表 8-1 導線測量記錄表 測站 測 視站 回 距離 第 水平讀數 鏡位 ∘ ' "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正 倒 稜鏡常數 K: 觀測時間: 觀測者: 持鏡者: 使用儀器: 記錄者: 助教簽名: 56 頁/共 頁 水平角 . 表 8-2 導線測量計算表 點號 折角 ΣS (m): 方位角 第 ΔE (m) 邊長(m) f E (m): ΔN (m) f N (m): 觀測時間: 觀測者: 持鏡者: 使用儀器: 記錄者: 助教簽名: 57 頁/共 頁 E (m) f s (m): N (m) . 002 338.6 -4 68-07-36 272-24-30 -0.008 m ΣS= 6178.713 3198.874 1162.576 -1016.718 -0. 1000.734 -0.005 1859.106 -4 98-25-41 B 1000.109 242.698 750.540 fN  0.670 -0.十、導線計算實例: 閉合導線(如圖 8-1) 假設:A(1000.000.000 fE  85-00-00 0.445 757.571 1913.426 2016.3 -4 74-09-57 166-34-23 1044.003 -0.000)、  AB  85  求解: B、C、D 坐標 圖 8-1 導線測量路線圖 表 8-3 導線測量計算表(實例) 點號 折角 方位角 邊長(m) 85-00-00 1866.001 -0.142 102.001 -0.002 2443.000 .000 1000.018 m 58 1000.000 1000.66 A 2859.016 m fs = 0.003 823.876 162.98 第 1 頁/共 1 頁 ΔE (m) ΔN (m) E (m) N (m) A B -4 119-17-02 24-16-58 C D -0.006 -2441. 008 f y = 162.005 m  6.718 + 750.018 1  6178.876 + 338. 折角閉合改正 角度閉合差=∠ABC+∠BCD+∠CDA+∠DAB﹣360o =16” 各觀測角均改正-4” 2.1. 縱橫距改正 X AB  ﹣( f x /ΣS) × AB = -0. 縱橫距及位置閉合差之計算 縱橫距 E AB  S AB  sin  AB = 1859.874 m YB  YA  N AB  Y AB  1162.713 m  59 .142 + 242.576 = 0.67 ﹣1016.002 m Y AB  ﹣( f y /ΣS) × AB = -0.016 位置閉合差 fs  2 2 f x  f y  0. 方位角推算 φBC = φAB ﹣180 o+∠ABC = 24o16’58” φCD = φBC ﹣180 o+∠BCD = 272o24’30” φDA = φCD ﹣180 o+∠CDA = 166o34’23”, φAB = φDA ﹣180 o+∠DAB = 85o00’00”(Check!) 3. 縱橫坐標計算 X B  X A  E AB  X AB  2859.698 ﹣2241.106 = 0. 導線精度之計算 精度= 0.718 m  f x = 1859.54 343252 5.734 + 102.876 m N AB  S AB  cos  AB  162.018 m 4.
Copyright © 2024 DOKUMEN.SITE Inc.